问答丨薛老师“敲黑板”帮你划重点
薛兆丰
你好,现在我们开始第一周的问答时间了。
这个礼拜二老罗在“得到”的例会上面提到了我的专栏,他说得没错,我是一个喜欢追求完美的人。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写文章,不喜欢一行里面最后一个字是标点符号,也不喜欢一行里面头一个字是标点符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把句子改来改去,改到它们对齐为止,这不是强迫症,不是有病吗?我就是有这种追求完美的习惯。
同学们给老师的最佳奖赏
但是这个语音专栏,我自己完全没有经验,过去只是操控文字。现在我听到自己的音频,感觉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很多地方是可以改进的。
这让我想起我们北大法学院的一位老院长,朱苏力老师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他学生跟我说的,他说有一次朱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上课,他就给大家看他的讲义,说:“ 你看,我给你们的这堂课准备了讲义,我是做了准备的,但是我觉得我上一堂课没讲好,所以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我很想把上一节课,重新再讲一遍。”
我相信我在“得到”上面给你上课,也一样会这样讲上瘾的。
这两天我花了很多时间,看你们给我的留言。留言的质量真的非常高,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北大另外一位前辈,周其仁老师的故事。有一次某个大公司请他去给这个公司的高管上课,周老师说:“我可以给高管上课,但是作为回报,你们的中层管理人员得先倒过来给我上一门课。”
结果那天去到这个公司,下午2点钟开始,二十几位中层干部围成一堆给周老师上课,这课一上就上到凌晨12点多。周老师受完教育以后,第二天早上才给那些正襟危坐的高管上了一个上午的课。
所以我想跟你说的是,如果你觉得你在我这里能够学到一点东西,那么对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倒过来教我一点,你觉得我应该知道的知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所以我期待在留言板里看到你的分享。
课后思考题没有标准答案
我现在回答同学们在留言板里面提出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很多人问,我在每一堂课的最后留了一个思考题,我能不能给出思考题的标准答案?我这里明确的告诉你,我是不会给标准答案的。因为我提出来的思考题,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它们都不具备提供标准答案的可能性:
- 这些问题本身可能就没有标准的答案,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经济学家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在外人看来,经济学家他们内部挺团结的,因为他们都受过非常接近的教育,他们都接受理性的思维,他们思考问题都有一样的范式,所以在外人看来他们挺团结的。
- 从经济学家内部看来,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经常争论,经常有不同的的意见,还有各种的派别,以及各种的流派。所以我提这些问题,是想让你慢慢知道,你的想法其实并不孤单。你的想法跟很多经济学家,很多经济学的流派是一脉相承的,很多问题还在探索之中。这是第一种类型的问题,不会有标准答案。
- 因为我八卦,我想听你的故事,我想让你给我举一些例子,增加我的案例库,那这种问题当然也不会有标准答案。
- 我提的问题,将会在后面的课程里面专门讨论,我先提出来是想让你先思考,先预习。你要知道,对于同一个知识点来说,你在接受这个知识点以前,自己思考过还是没有思考过,学习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我先提思考题,目的是想让你做个预习。
我一般都不喜欢给出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我更喜欢苏格拉底式的问答、交流、碰撞,大家一起讨论,这种氛围对学习才最有帮助。
天下有经济规律不起作用的例子吗?
那么,这一周我提到了大家集中回答的几个问题:
第一是天底下有没有经济规律不起作用的例子。
同学们有很多回答,大家首先要注意,我问的是“有没有经济规律不起作用的例子”,而不是问“有没有人做违反经济规律的事情”,这是两回事。
天底下有没有人摔倒?当然有很多人摔倒。这摔倒本身是不是物理规律不起作用的例子?不是,那是物理规律在起作用,人们才可能摔倒。有人摔倒是物理规律在起作用的例子。
所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做了违反经济规律的事情,结果他们失败了,他们亏损了,把事情搞砸了,但这恰恰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例子。
那究竟有没有什么地方?经济规律真的不起作用呢?
我觉得有些答案,可能是对的。比方说,有人说在没有人的地方,经济规律不起作用,我想连人都不存在,那当然就不会有经济组织了,对不对?剩下的动物会不会符合经济规律呢?这难说,可能有一点经济规律会符合,但不是所有的经济规律都能够起作用。
也有人说,物质无限丰富的社会里面经济规律不起作用,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正确的。
你还记得我们讲战俘营里面的故事吗?战俘营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当他们解放那天,盟军到来那天,物资涌进来那天,所有精心维护的经济组织一下子就瓦解了,不需要了,所以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可能人们就不需要遵守什么经济规律了。问题是这样的社会真的会到来吗?我想在我们可见的未来不会见到这一天。
同学们也提出另外一些情况,我想在那些地方,经济规律显然是适用的。如果我们在战俘营里面的经济规律都适用的话,那在监狱里面、在军队里面、在教会里面、在家庭里面,等等,经济规律都是适用的。这些内容我们在这门课的后面,都会慢慢讲到。
还有人说在儿童的世界里面,是不是存在经济规律不起作用的社会?我觉得这个回答挺有意思的。因为在我看来,儿童确实是非常不遵守经济规律的人,所以他们经常吃亏,所以他们生活不能自理。
人和动物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很快就能够自立,基本上生下来它就能够自立,而人却不行,他到养到他们十几岁以后才开始慢慢的自立,在这以前他们都得有人看护着才能生存下去。
他们是高度非理性的,所以经济规律在他们的世界里面,能起多大的作用,确实存疑。但是你也不能说,儿童的世界里面完全没有经济规律。你如果是有孩子的家长,你可能还记得你送小孩到托儿所以后,他们最早学回家的是什么词。
在美国,据说小孩最先学到的3个词是:more、mine、no。什么意思呢?
- more是说“我还要”,“我还要”是什么意思?这是需求定律;
- mine是什么意思?这是“我的”,“我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产权保护;
- no是说“不”,“不”是什么意思?这是要自由,要独立。
你看我们很难说,儿童的世界里面完全没有经济规律吧。
公正与效率的考量
另外就是关于公正和效率的问题,很多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当中古小千同学的回答最有深度。他在评论里说:“公正的背后其实是效率的考量。在司法实践里面,各国都有这么一条惯例,就是犯人如果配合司法部门自首认罪,那么他们的量刑就会比较轻。”
如果完全从公正的角度看,你只要做了坏事,那就应该得到一样的惩罚,对不对?但是如果你又自首了,你就可以得到轻判,这当中不是不公平吗?这不公平背后有效率的考量。这是因为要给一个犯人定罪,当中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如果这个犯人主动配合的话,他浪费的资源就比较少。这样的话就要给他一点奖励,所以这公正背后其实是有效率考量的。
我给古小千同学的回复,我觉得也值得大家进一步的思考,我没有标准的答案。
既然减少司法资源的消耗,是咱们要考虑的一个目标,那你倒过来看:
- 有钱有势的人,他们被定罪的难度就要比普通人更大,因为有钱有势的人,他可以请最好的律师组成律师团,跟司法部门较劲,因此司法部门同样也要动用大量的资源才能把他们绳之以法。越是遇到有钱有势的犯人的话,国家要消耗的资源就越多,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为了节省国家的资源,节省纳税人的金钱,我们就适可而止了,到一定程度就放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一马。
这种想法听上去当然是离经叛道的。但有意思的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国家其实都受到了有限资源的约束,他们真实的司法实践,是不是已经体现了他们对效率的考量呢?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欢迎你继续做深入的探究,并且在留言板里面跟其他同学分享。
后面礼拜三和礼拜四的两篇文章,讲的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以及“经济学不关心阴谋论”,这两篇文章下面的留言也非常精彩。大家提到了很多非常有趣而且深刻的例子。
比方说最低工资的例子,比方说价格管制的例子,美国禁酒的例子,美国禁枪的例子等等。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人还讲到,印度曾经为了鼓励大家消灭眼镜蛇,提出了一个悬赏方案,谁杀的眼镜蛇多谁得奖就多,结果眼镜蛇的数目不减反增。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去饲养眼镜蛇去了。
为你建构扎实的经济学体系
我们头一个礼拜的4讲内容,都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经济学的一些术语、经济学的一些图表、经济学的一些概念,而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 这4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整体。它反映了我们对经济学的一个总体的、方法论的看法,那就是:
- 经济规律普遍存在;
- 我们人世间各种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看它怎么样指导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经济学训练人怎么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怎么样才能通过想象力来进行正确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 经济学的一个关注重点,是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
这四点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复地进行思考和运用,因为它们是统率整个课程的基本的方法论。
这里我还要提醒你,要再去留意一下我在发刊词里给你准备的全年课程表。这个课程表你不仅要仔细看,而且我还建议你最好用彩色打印机把它打出来贴在墙上,这是你今后一年思想进步的地图。
咱们这个课,这讲讲,那讲讲,我们当中有很多例子把它串起来,你想不到这些例子当中,它们是有共同的规律的,你别以为咱们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所有讲的内容都是精心安排,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有的放矢的,最后的目的是要为你建构一座扎实的经济学体系。
欢迎留言
最后我还要提醒你,我还为你准备了黑板报,黑板报上面贴了这个星期我认为最精彩的留言。你下拉专栏文稿就可以看到,欢迎你踊跃留言,希望下周能够在黑板报上看到你的分享。
好了,这就是这一周问答时间里,我特别想说的内容,谢谢你。
我们下周再见。
黑板报
建议你用彩色打印机把“发刊词”里的全年课程表打印出来,这是你今后一年思想进步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