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

你好,我们开始本周的问答时间了。

昨天我在留言区里,看到有位同学给我留言,他说薛老师的课轻松自然,容易接受,一听就懂,但是一到思考题的部分,就被难住了,一下子拿不准答案了。

我觉得这就对了,学习过程就是这样。我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有很多同学,如果仅仅买市面上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来看的话,一页一页翻过去,波澜不惊,但是重要的知识点,其实都没有在脑子里面留下印记。

这种情况别说会发生在同学身上,连写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有时候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前面几页写的,跟后面几页写的就不一样了。

经济学原理光听懂了还远远不够,你得反复思考反复用,最后才会逐渐成为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

边际概念才能指导对未来的行动

这个礼拜我们开始讲需求定律,首先介绍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里非常基础的概念,那就是边际。

我们永远要盯住边际,边际就是新增的新增。跟盯住边际相对的,那是盯住平均值和总量。平均值和总量,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边际。

我口袋里面还有一块钱,这一块钱是拿来买水,还是拿来买钻石呢?我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不是根据我们已经喝了多少水,水的总量;我们家里有多少钻石,钻石的总量。过去已经花了多少钱在喝水上不重要,过去已经花了多少钱在钻石上不重要,总量、平均量不重要。我们关注的是,现在手上的这一块钱,到底应该继续用来喝水,还是再买一点钻石。

我们关心的,是对未来行动的指导,而只有边际的概念,才能指导我们对未来的行动。平均的概念、总量的概念,对指导未来的行动没有帮助。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喜欢讨论人性善恶

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喜欢讨论一个问题,人本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讨论的其实是平均量和总量的概念。

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是,如果条件变化,人的行为会朝着哪个方向变化。一个人原来是多么善良或者多么不善良,这一点我们不关心,这是过去的总量或者平均量。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果条件变化,如果这个人饿了两三天,他人性不善良的一方面,会不会多暴露出来一点呢?如果社会对良好行为的赞许和奖励增加了,那么他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又会不会多表现出来一点呢?经济学家关心这样的问题。

人情究竟淡薄还是不淡薄?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如果时间成本高一点,那么人情是不是就会淡薄一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数会不会就简化一点?

你在一个很少见到陌生人的乡村里面问路,和在一个大城市的地铁站里面问路,别人对你的耐心程度有没有区别?这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平均和总量并不重要,而应该盯住边际的意义。

边际平衡: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我们先讲了边际的概念,在边际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有边际平衡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手上拿着有限的资源,把它投到哪一种用途上面去、从事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哪一种活动带给我们的边际收益更大。

我们要追求的,是我们手上的有限的资源,在每一种不同的资源或者每一种不同的活动上面,带给我们的边际收入要均衡。

我们口袋里面的每一块钱,都是我们拥有的资源,它能用在不同的用途上,各种不同的用途都能给我们带来收益,那么到底这块钱应该用在哪呢?我们首先把它用在给我们回报最高的那种用途上面去。

我们点菜的时候,点一个菜不够我们点两个,两个不够我们点三个,当然这时这顿饭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就一点一点下降了。下降到某个程度,我们觉得再多一盘菜给我们的收益,比不上我们付出的这一块钱,那么我们就停止点菜了。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概念。

所以我们一般说,每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总效用是最高的。

自助餐为什么流行

但你要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小的例外,较真地说,我们吃的自助餐,那就是一个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的反面案例。

你看自助餐跟点菜不一样:点菜是多吃一份多给一份钱,自助餐是你给完钱以后,再怎么吃都不用再付钱的。这时候,你吃自助餐的话,就不会在你认为不值得再多花一份钱的时候停下来,因为你不需要再花钱了。这时候你会一直吃,吃到你完全不想再吃的时候才停下来。

这是两个不同的点。前面那个点是比较早的,你觉得不值得再花多一份钱来吃的时候,那是一个早一点的时间点;而如果你不需要为多吃一口而付任何代价的话,你就会一直吃,直到多吃一口你自己得到的效用是负的、是痛苦那一点为止,那是一个晚一点的时间点。

所以,从“边际效用应该等于边际成本”的概念来看,自助餐这种形式对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那我们怎么解释自助餐这种形式,在世界上还那么流行呢?

这时候,我们就得把其他的一些因素考虑在内,比方说点菜缺乏灵活性,比方说餐厅要监督顾客到底吃了几口,监督成本也太大了。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自助餐的安排也是合理的。

音乐是否好听有没有客观标准?

这个礼拜我们还讨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

我们说所有关于价值的评判,都是由个人主观作出的,但是他们的评判是可以观察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前两天我也全程看了罗振宇和罗永浩的《长谈》,当中他们讲到,手机到底好看不好看其实有客观的标准。我非常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人的品位最后是有生理基础的。

比方说,我自己对白色的日光灯就很敏感,觉得这种惨白的灯光简直不可以忍受。但这是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呢?你去看看好的酒店,五星级的酒店,你就找不到一盏发出这种惨白光线的灯,它的灯光都是黄色的、温暖的。

同样我也觉得,音乐是不是好听,其实也有客观的标准。虽然音乐风格、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位作曲家其实都是兼任创作者和鉴赏者的。他一方面有创作的能力,能够想象出很多的旋律;但他们同时也是鉴赏者,对自己创作出来的东西进行评判。

这两种能力,有些人都很强,有些人一个强一个弱。但是没有例外,他们都是很好的鉴赏者。比方说,莫扎特就两者都很强,他写出来的就是好听的。但贝多芬、勃拉姆斯他们可能不能一下子就把好的音乐写出来,但是写来写去,最后他们根据他们的评判,能够发表的都是好听的。

传递学习经济学的快感

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周的几道问答题。

周一我问:“你有哪件物品,市场上的价格很低,而你对它的个人估值却非常高的?”

27度 同学回答说,薛老师的经济学课就是。这个回答,还获得好多其他同学的点赞,谢谢大家。

其实我自己也这么觉得,我做这个专栏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想传递学习经济学的快感。如果你也这么觉得的话,那你把这个专栏也多推荐给一位朋友,人有时候是应该享受一下智力的愉悦的。

另外 4hua 同学举例说,旅游区里面总有些摄影师给人家拍照,拍完以后放在那里,你要的话就得付钱买,不要的话过一会他们就毁掉。这个例子也非常好,个人的照片对你来说有特殊的价值,但对别人来说拍得再好也没有什么用,所以就不会留存下来。

人们为什么送礼而不送钱?

这里我顺便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经济学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互相送礼而不送钱。你看,很多礼物都是花钱买的,那为什么人们不直接送钱呢?送了钱以后,那个收礼的人不是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爱买什么就买什么吗?

送礼而不送钱,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给出很多很好的解释。

我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给我的专栏主编小娴买小礼物。这点小礼物,它的市场价值其实挺高的,因为小娴真的要请人在德国给它买一点小礼物,那个运送费用可高了。但是对我来说呢,就是举手之劳,所以是我个人估值不高的东西送给她,让她觉得挺有价值的。这是送礼不送钱的一个原因,顺手方便。

你看有很多大公司,在赈灾的时候他们不是给钱,而是给他们公司的产品,这也是因为比较顺手的缘故。

当然送礼还有别的原因,其实也是自私的,比方说你想要人家记住你。

我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我心里面就非常感激那位录取我的老师。因为我当时的一份成绩单就怎么都寄不到学校,所以我的申请根本就不被考虑,最后是这位老师网开一面,他说他们可以先考虑我的申请,但是到我入学的时候,如果你还不能提供这份材料,那我就不能入学。

他给了我这个机会,非常感谢他,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就带了一幅画。这幅画的价值大概三四百块人民币的样子。但是我算了一下,它超过40美元,太贵了,不能送给老师,因为有收买老师的嫌疑。

一般我们都不给老师送任何礼物,这位老师时不时会请同学到他家里吃饭,同学们作为回报,会买一盒巧克力或者买一张明信片,甚至买一瓶酒,但是价值都不超过20块美元,一般十来块美元的样子,做个意思。我那幅画40美元太贵了。

我是时隔五年之后,已经毕业了,才把这幅画送给老师的。当然,为什么送画而不送钱呢?我是希望过好多年以后,到他家里面,还能看到我的画挂在他的客厅里,而不是反过来问他,老师我当时给你那50美元,还在你钱包里吗?

送礼而不送钱可能还有其他功能。

有一位叫苏珊·伍德沃德(Susan Woodward )的女经济学家,她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家庭主妇常看的杂志里面,经常有给男人用的各种修理工具的广告,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家庭主妇喜欢给她丈夫买各种修理工具,买了这些修理工具,男人就会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修理东西,不会到处乱跑了。

强者越强的趋势不会永远继续下去

周二的问题:“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这句话有道理吗?或者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种趋势会永远继续下去吗?”

狐狸炼丹 同学的回答非常好,他说强者不会无止境地发展,因为使强者变强的那些因素,带来的效益是会边际递减的,是会回归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禀赋,它的边际收益是永远上升的。这个道理我小时候就懂。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我们小时候玩的“斗兽棋”:猫比老鼠强,狗比猫强,老虎又比狗强,狮子更强,最后最强的是大象,但是大象会被谁征服?被老鼠征服。

这是个循环,身体越庞大,它的缺点也会逐渐显露出来,边际收益总有下降的时候。

菜农的需求曲线

周三的问题,假如你是个菜农,如果市场上的菜价上升了,那么你对蔬菜的需求量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Nicholas 同学回答得最准,他说这是两条曲线,一条是市场上一般人对蔬菜的需求曲线,当蔬菜的价格上升,其他的因素不变,蔬菜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但这时候菜农是个例外,因为他的财富状况明显受到他卖蔬菜的收入的影响。蔬菜贵了,他卖的更好了,收入增加了,财富状况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自己的需求曲线发生了移动。这是另外一条需求曲线,他变得有钱了。所以不论在哪个价位上面,它的需求量都上升了。

##供应者不和需求者竞争

周四,昨天的问题:“既然凡是交易就有剩余,买卖双方就应该皆大欢喜,为什么很多国家还有《价格法》打击商人定价过高的行为?”

我看到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有为价格法辩护的,也有批评价格法的。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讲价格的时候,还会很详细地讨论,但在这里,我们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我觉得就能够回答。

那就是太多人,包括许多的政府官员,都误解了价格形成的机制。他们以为价格是商人自己确定的,所以商人定价的时候就应该有良心,不能把价格定得太高。

他们没明白,价格其实不是商人定的,而是需求者定的,是供需情况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商人只不过是向社会汇报了这个价格,而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了这个价格。

本周二,罗胖老师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上的60秒语音里说过,商人之所以能够卖高价,那是因为有人愿意买。你看,他学了咱们的经济学课以后,对成本的概念理解就非常准确。

你要记住,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从来不展开竞争,竞争永远是供应者和供应者之间展开的,是需求者和需求者之间展开的。

欢迎留言

最后我还要提醒你。我为你准备了黑板报,黑板报上贴了这个礼拜我认为最精彩的留言,你下拉专栏文稿就可以看到。欢迎你踊跃留言,希望下周能在黑板报上看到你的分享。

这一周的问答时间就到这里了,明天是预习的时间,祝你周末愉快。

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