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模块,从供给一方来看经济问题。关于供给的行为,我们首先要掌握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1. 价格由需求量与供应量共同决定

第一个,当然是关于供给曲线的概念。我们前面花了很长时间,讲需求定律、讲需求曲线,讲需求曲线什么时候是滑动、什么时候是移动。

其实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假定,那就是供给是不变的,但实际上,供给是发生变化的。

我其实早就留意到,有同学在我们讨论需求的时候,在留言里面谈到:如果发生供给不足的情况,那么价格就会往上涨,价格往上涨了以后,需求就会降下来,需求降下来以后,供给又足够了。整个情况就表现为,在同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面滑上滑下。这种理解是错的。

犯这个错误的人,还不只是我们普通的同学,连上次我们提到过的写那本非常出名的《21世纪资本论》的那位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 ),他也犯这样的错误。

在这本《21世纪资本论》的序言第7页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不足,价格太高,那么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这将导致其价格下降。”

情况不是这样的。不是这个需求上去又下来的。真实的情况是,价格是由那一条—— 我们都已经熟悉的——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和另外一条倾斜向上的供应曲线共同决定的。

向上的供应曲线,跟向下的需求曲线相交的那个点,就是供求平衡的那个点。当然很有可能是由于供应不足,它们相交的那个点纵坐标太高了,价格太高了;横坐标太短了,供应量不足。

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这个问题要解决,是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重新调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也就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时候那条向右移动了的倾斜向上的供应曲线,就跟原来不变的需求曲线在一个新的点上相交,这个点的纵坐标要低一点,也就是成交价要低一点,而它的成交量、需求量要大一点。

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下子我们看世界的图景算是补全了—— 需求曲线跟供应曲线。

我给你准备了一张图,这张图讲的是从1880年到2010年,这130年来,全世界消耗铜的数量以及铜的价格。

铜的消费和价格:虽然铜的年消费量增长了近100倍,但铜的价格没有太大变化

我们消耗铜的数量一直在涨,但是铜的价格却是一条平直的线,几乎就没涨过。

原因就在于,供给在变化,供给在不断地增加,这使得我们虽然消耗了很多的铜,但铜的价格却没有因此而有多大的增长。这是我们首先要介绍的关于供应曲线的概念。

2. 事前看和事后看

关于供应的行为,第二点我要介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事前看和事后看的区别。

现在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每当讲到供应的行为、生产的成本,里面就有大量的公式、图表、方程。它讲的是人们应该怎么规划未来的生产,才能达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这给人的印象,它藏着的潜台词,是人们早就知道应该怎么去规划生产的。生产就好像事前已经编好的一幕幕话剧一样,是能够按部就班完成的。现实的情况远远不是这样。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企业家,他的成功道路都不可能是计划好的。当然,你事后看、往回看,你可以把以前发生过的很多不确定性都抹掉。这样看,你会觉得成功是一条必由之路,有一条清晰的道路。

但实际上,你回到事情还没明朗的时候看,当时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再大的企业、再聪明的企业家、再多的数据,在做决策的时候,他们都没办法避免猜测的本质,否则那些有大量研究人员的企业,他们就永远不会失败了。

有时候,有些很明显的势头,最后并没有成为主流;有时候一些微小的事件,最后却成为了事件发生的主要方向。

我的一位经济学家朋友告诉我一个例子,他说他非常清楚地记得,他曾经参加过一个研讨会,那个研讨会的主题,是讨论当时刚刚兴起的微博会不会取代博客。

他们恐怕都忘记讨论的结果了,因为隔了一两年后,另外一种全新的社交传播方式——微信兴起了。你说当时的讨论有多重要呢?当时谁画过什么方程式,用过什么样的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吗?有什么用吗?

所以我非常赞成我的同事,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马浩老师出的一本书的标题,那就是《决策就是拍脑袋》。商人永远不可能等信息完备了以后才做决策,这是我们每当讨论供应行为的时候,一定要记牢的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到底是在事前看,还是在事后看。

3. 长期与短期

关于供应的行为,第三个我要介绍的概念,是长期和短期。在经济学里面,长期和短期的概念挺有意思的,长期和短期的标准,不是以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

短期是指只有个别的生产要素可以调整,大量其他的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情况;长期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进行调整的情况。

所以,如果所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天内都可以调整,那么一天就算是长期;如果大量的生产要素,在十年内都是不能进行调整的,那十年也算是一个短期。

4. 经营与歇业

在讨论供应行为的时候,第三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商人判断什么时候继续经营、什么时候关门大吉的一个标准。

你还记得前面,我举例子的时候说过,我们家在长安街有个卖茶叶蛋的铺位吧?

有同学在留言里面问我,我们家是不是在长安街真有一个卖茶叶蛋的铺位?那当然是虚构的。

假设这个铺位,每个月摊销的固定成本是1万块钱,包括房屋的装修、设备的购买等等,固定成本是1万块钱。而可变成本是1000块钱,包括灯油火蜡的费用、人工的费用。

这1万块钱的固定成本和1000块钱的可变成本,就构成了几个关键的决策价位。

如果每个月我的收入是在11000块钱以上的,那这个铺位就处于盈利的区间,可以继续经营下去,能够赚钱。

如果这个铺位每个月的收入,是处在1000块钱跟11000块钱之间呢?也就是说它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所有的固定成本,但是它足以弥补每个月的可变成本,这时候这家店就可以继续经营下去,虽然它是亏损的。

为什么亏损的还可以继续经营下去呢?那是因为固定的投入,很可能已经不是成本了。只要这个店不能转售出去,不能再换成钱,投入的那些资金就沉睡在那里了。

这时候,只要每个月赚的钱,能够超过每个月的可变成本——1000块钱,那还是值得继续经营下去的。所以收入从1000块钱到11000块钱之间,我们可以保持赤字经营。

如果这个铺位每个月的收入不足1000块钱,连它的灯油火蜡和人工支出这些可变成本,都不足以Cover(覆盖)、都不足以冲抵,那这个铺位就应该关门大吉了。

所以一家企业根据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就能够形成这几个关键的价位,从而决定他们到底是盈利的,还是能够赤字经营的,还是应该关门大吉的。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固定成本的摊销,跟商人的远见有关系。

虽然是付出同样的固定投资,但是对未来的看法不一样,把未来看得到底是远一点还是近一点,急功近利一点还是理想远大一点,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就有不同的计算。到底是盈是亏,到底应不应该坚持下去,就会产生不同的决策。

5. 生产速率和生产总量

关于供应的行为,第四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区分生产速率和生产总量。

当我们讲一个企业的产量是多少的时候,人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你讲的到底是生产的速率——在单位时间里面的产量,还是总产量?这好比我们讨论交通问题的时候,你讲的到底是速度,还是总的距离?这两个概念有重大的区别。

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经济学家阿尔钦(Armen Alchian ),他当年被兰德公司请去当经济顾问,他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关于生产成本的问题。

他讲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定律:

第一,如果总产量不变,随着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平均成本最终就会增加。也就是说如果你生产的总量不变,但是你要得快、要得急,那么你生产的成本就得提高。

英文有句话叫Haste makes waste,急迫导致浪费。很多时候,你要一个很急的东西,你就得通过很贵的方式来满足。一次性的。

但是你如果要得多,又要得慢—— 他的第二定律就讲这个—— 你就可以从长计议,慢慢规划,这时候平均成本就会降下来。

最简单的例子,是你在开车的时候要行走的路程不变,但是你的速度要提高,你的耗油量肯定会增加。急迫导致浪费。

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什么急事,哪怕是几倍的价格,我们打一个滴滴专车,这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急迫导致浪费,导致更高的付费。如果你天天都有这么急的事,那就应该买辆车,每天出行的平均成本肯定会降下来。

阿尔钦在《成本和产出》这篇文章里面讲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定律,是倒过来的:如果生产速率不变,而生产的总量越大,那么平均成本就越小。这也是容易理解的。

生产商如果接到一个大订单,他知道自己可以从长计议,好好规划,而生产的速度又不比那些小订单要更快,那么他总能够想出更好的资源配置、更合适的生产组合,来减少每一个单位的产品的平均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还难免有所谓试错的成本、打磨的成本。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讲了供应行为几个重要的概念:

要区分向前看还是向后看;

要掌握在经济学里面短期和长期的概念;

要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角度,来理解盈利经营、赤字经营和关门歇业等几个关键的决策价位;

要区分生产速率和生产总量的区别。

课后思考

今天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我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很多不同品牌的手机,其实是由同一个工厂来代工的,它们的质量为什么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