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要来给你讲讲供应行为的真相。

这是为了针对我前面讲的,很多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它们设立为供应的行为、生产的成本,建立了太多的经济模型、太细的经济分析。仿佛所有的生产都是能够事前规划的,但真实世界可不是这样的。

我今天讲三点:

  • 盈亏是由全盘计划来核算的;
  • 规模经济是向前探索出来的;
  • 产业集群是供应的趋势。

1. 盈亏是由全盘计划来核算的

我们先讲第一点,一个企业到底是赚了钱还是亏了钱,是由通盘的生意、整盘的生意核算出来的。

我们在做经营盈亏核算的时候,通常都要依赖会计所做的报表——会计把不同的成本摊在不同的产品上面。当然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有一些既定的规则。但这些规则的运用,实际上都是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供应的行为,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商人在开业以前,先做一个全盘的预测,是一个计划、一个猜想,觉得他的产品只要生产成这个质量、只要生产成这个规模,他就能卖出去,就能赚钱。

当然,我们说了,无论他掌握的数据有多丰富,他都是片面的,他都不可能在完全预知未来的情况下做出预测。他的任何决策,都带有猜测的成分。这时候,只要他有信心,他就让项目上马。项目一旦上马,到底能赚钱,还是要赤字经营,还是得关门,这得由市场说了算。

这时候,所有成本的核算,是根据项目的变化、市场的反应做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养猪专业户养了猪拿去卖,这时候他不仅卖猪肉,还卖猪骨头、猪皮、猪毛。

会计当然会把养猪的各种成本,摊在猪肉、猪皮、猪骨头上面。但是你要想想,这种摊分有道理吗?同样是一份养猪的饲料,成本到底有多少应该由猪肉来承担,有多少是应该由猪骨头来承担呢?是没有一个定则的。

我们不妨天马行空地想一想,如果社会上的消费者对猪肉不屑一顾,不喜欢吃猪肉,他们只喜欢猪皮,因为猪皮可以拿来做各种皮革,这时候,这猪还养不养?

还养,只要卖猪皮的收入能够Cover(覆盖)掉、能够冲抵掉所有养猪的成本,这猪就会养下去。跟会计怎么核算没有关系,会计的核算,只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商业会出现所谓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例子。只要整盘生意能够赚钱,具体哪个环节是免费的,哪个环节是优惠价钱卖出去的,哪个环节是赚取超额利润的,这都无所谓。

比方说,广播电台的收入通过广告来维持,这就是一种非常创新的想法。过去你知道吗?当广播电台不靠广告的收入来维持的时候,那它是靠什么来维持的?

在香港,最早的电台是靠卖收音机来维持的,一个电台卖只能接收这个电台的收音机。所以,如果你要听几个广播电台,就得买几台收音机。这种场面现在想想都滑稽。

据我所知,只有香港作家倪匡是这么做的,他家里就有好多台收音机,一台收音机设定一个电台,要听哪个电台他就开哪个收音机。因为他是个技术盲,怎么都学不会怎么给收音机调台。但这种一台收音机只能听一个电台的做法,很快就被人们破解了,最后电台才想到了通过广告的收入来维持经营的办法。

供应行为的第一个特点,是盈和亏要靠通盘的项目来核准。

2. 经济规模是向前探索出来的

关于供应的真相,我想说的第二点规律,是规模经济是向前慢慢摸索出来的,我们永远在事前没办法知道规模要多大才经济。

最好的例子是集装箱的故事。我们知道今天的集装箱,是非常有效的大规模运输的一个例子,几艘巨大的油轮围绕着地球,全年无休地这么运转,它到每一个港口,都由计算机精确地控制着货物的装卸。

当那些装载集装箱的货轮到达码头以后,每台起重机一小时可以从船上卸下30到40个集装箱,一分钟也不耽误。而与此同时,集装箱的尺寸,跟陆上运输卡车的尺寸相匹配,而且全球联网。

要达到这样的规模,要让全世界不同的油轮公司、不同的码头、不同的卡车公司,都愿意达成一个统一的规格,这当中就磨了好几十年。

集装箱的采用,还遭到了码头工人激烈的反抗。因为以前,没有集装箱以前,码头工人在码头卸货,通过敲诈勒索是能得到很多好处的。

正是因为这样,整个集装箱的事业从形成理念、形成想法,到开始尝试,到遇到一个一个的障碍,不断地去克服,再到找到成功的案例,做出示范的作用,直到全世界都往一个标准靠拢,最后能够把这个事情做成,至少花了30年的时间。

在把这个事情做成以前,每一次努力看起来都是亏损的,没有人知道这规模要做到多大才算成功。

当然,到今天集装箱已经达到了应该有的规模,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有多成功?它使得运输的费用急剧下降,下降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一个工厂的两个车间,可以在地理位置上是相邻的,背靠背在同一个园区;它也可以一个在中国,另一个在马来西亚。——不管是哪一种,零部件在这两种车间之间的运送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生产的规模要到多大才有效应,这得不断地摸索才能知道,没有人能够在事前知道。只有坚持到最后,胜利了才知道这是能胜利的。

3. 产业集群是供应的基本趋势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产业集群是供应的基本趋势。

我们常说,竞争总是在供应者和供应者之间展开的,在需求者和需求者之间展开的。照理说,供应者应该远离其他供应者才是,供应者为什么会愿意聚在一块呢?这是因为,供应者聚在一块有他的好处,虽然他们是互相竞争的。

好处之一,是能够让需求者、购买者很方便地做出比较。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所以供应者往往跟其他的供应者待在一块。卖鱼的跟卖鱼的待在一块,卖肉的跟卖肉的待在一块,教书的跟教书的待在一块。表面上他们是在竞争,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彰显他们的品质。

供应者跟供应者待在一块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可以互相协同、互相帮助,互相抵消由于生产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

我们昨天不是讲了投资加速器效应吗?每当新来了订单,我们可能就要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可能是一个判断错误,可能是反应过激。供应者跟供应者待在一块,产业集群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那是因为,如果有太多的订单我可以不新增机器,我把我的订单给旁边那个厂商,让他们来完成。这时候就能够给我一个缓冲的机会,让我看准了这新来的订单,到底是一次性的还是多次的,是偶然的还是持久的。等一段时间,我再做出是不是要增加投资的决定。

所以供应者和供应者待在一块,能够互相协同,抵消风险。

第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供应者和供应者聚在一块的时候,能够形成一个生态。高度的分工本身,能够带来质量的提高,也能够带来创新。“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也是起作用的。

去年,我跟我们另一个“得到”订阅专栏《前哨·王煜全》的王老师,在美国做科技项目考察,当时我们看了一个有表情的机器人项目。你知道吗?机器人跟人做交互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那个机器人完全不像人,就是个机器,这时候人不害怕这个机器;第三个阶段,是这机器人长得跟人一模一样,人也不害怕这个机器人;第二个阶段,是它既不像机器,又不像真的人,这时候的机器人看上去挺恐怖的。

这个有表情的机器人项目,就是要逾越这第二个阶段,让完全像机器的机器人,变成跟人很像的机器人。这时候,他们就要在这个机器人的脸部,增加很多所谓的肌肉,让它有丰富的表情。

这个有表情的机器人,不仅要模仿人的表情,同时也要解读它所看到的别人的表情。有意思的是,你知道这个项目在哪里落地吗?这有表情的机器人在哪里生产吗?这个项目在深圳东莞落地。

我们问这个项目的创始人:“为什么选择深圳东莞?”他说:“深圳东莞有全世界最好的生产玩具的产业集群,要什么有什么。那里不仅有全套的产业链,而且那里的产业工人和专家掌握了所有生产的秘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供应的真相,我们谈了三个问题:

企业的盈亏是由全盘的项目来核准的;

规模应该有多大才算是经济,得向前摸索才能知道;

产业集群、供应者高度集聚,这是现在和未来供应行为的一个基本特征。

课后思考

今天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政府到底是应该制定产业政策,指导企业的发展,还是让企业自发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径更合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