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看

一、给父母粉碎谣言是一件难度超高的事

1、改变其他成年人的认知、价值观是件难事

我们都经常在父母的朋友圈中看到很多谣言,他们也会单独发给我们或者家庭群里。你如果曾经当他们面直接说过“这是骗人的谣言”,爸妈的反应大都很抵触吧?但是有一点可能你没想到,从调查中发现,父母转发的微信文章都是看过才转,尤其是转发给个人的那些文章,他们不但看过,而且还是认为写得好才转发的。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听你说“这是骗人的谣言”时,很抵触了吧?因为你否定了他们的价值观,那些是他们认为优质的内容。所以想给父母粉碎微信谣言,等于改变他们的价值判断,而想改变别人的价值观本来就是很难的事儿。更何况是老年人形成已久的价值观了。

当你试图给父母粉碎谣言的时候,你面临的可不是一件简单任务,而是所有科普任务类型中最具难度的挑战。能不能完成它,不光取决于你的知识积累,也取决于方式方法,甚至还取决于多年来形成的家庭关系。据我所知很多的子女对父母发来的微信谣言文章是没有任何回应的,这些家庭中两代人间的代沟可能更大,粉碎谣言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2、父母身体健康不能牺牲,所以只能做到位

对于粉碎谣言,扭转别人价值观这件事,我的建议是对一般人来说:争取可以争取的人,放弃太过固执的人。但父母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不能眼瞧着他们被谣言蒙骗,伤钱,伤身,伤感情啊。比如这些:

  • 谣言1:《美国正式确认红酒抗癌》,这是个非主流研究,而主流的结论是:只要是喝酒了,不论多少都会增加癌症风险。相信这篇谣言专门买酒喝反而对身体有害。

  • 谣言2:《化疗5年存活率只有2.3%,很多人不是死于癌症》,原文篡改论文内容,目的是营销保健食品。听信谣言会把一些本来有希望活下来的病人推向死亡。

  • 谣言3:《寒潮来袭,急救贴心提示》,原文劝人在突发心脏病时吃复方丹参滴丸10粒或硝酸甘油2片+阿司匹林3片。实际上,发病后没明确病因就乱吃急救药,会适得其反,导致错过急救良机,正确做法是第一时间拨打120,等待医生来再用药。

所以为父母粉碎谣言,在这篇文章里特指那些健康类谣言。这个最艰巨的科普工作我们还必须做好,这对全家都是好事。为此“得到”才给各位写出这篇文章,你只要按照文章中的内容去做,相信不但会让父母识别谣言能力大增,而且还说不定增进了两代人的亲近感,因为这件事在我家已经发生了。

3、我的亲身经历(被反教育,引起争执)

我家就因为粉碎谣言发生过“战争”,那还是我在外读书多年后,在家乡找了工作,这次终于有时间和父母长待后发生的。那时候我还没做过科普,当然那时候也没有微信,但还是因为网上一篇《侵华日军改造小龙虾基因》吵了起来。关于小龙虾肉质如何,怎么引进到中国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食物的历史我们就不在这里细说了,只说一个最强的驳倒谣言的证据,那就是:人类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是1953年,人类在实验室尝试改造基因,最早也是1970年之后的事情。日军侵华最晚也是1945年撤退的,他们连DNA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改造小龙虾基因?但爸妈对这些细节已经不关心了,他们的不满更多来自我的态度,当时我具体说了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但肯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等我把理由讲完,他们并没接受我的观点,我却被父母教育了一番。他们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龙虾不要再吃了。 你的思想很危险了,反动的内容很多,要悬崖勒马。 你出去读书几年,回来以后思想起变化了,你自己都没发现。

那个时候,没有人点拨一下我该如何为父母粉碎谣言。幸好那时候移动互联网还不发达,父母看到的消息大都来自电视、报纸,那上面即便有低质量内容,起码不是制片人有意为之的。但到了2015年微信开始广泛普及到中老年人的手机上,微信公众号注册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时,故意制造的谣言开始大量泛滥了,连今年微信团队做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中那个视频,在第2分40秒处,都毫不忌讳地把这个问题说了出来。

“我妈现在很喜欢给我发那些关于养生的文章,告诉我这个不能吃,那个吃了也有毒。”

所以别看我后来做了科普工作,但从2015年开始,亲戚家人微信群里这类谣言仍然铺天盖地涌来,向他们澄清事实,并且不引起他们的反感是个难度很高的挑战。幸好我有之前的积累,经过一年努力爸妈对谣言的抵抗力已经提升不少。所以这个系列文章我会教你怎么帮父母粉碎谣言,提升他们对谣言的抵抗力,让粉碎效果加强再加强,并且不会引发家庭冲突。

二、给父母粉碎谣言的四个说话技巧

1、用好听的方式引入话题

比如一个粗腿的女生穿了短裙。难听的建议就是,你腿太粗了不适合穿短裙。好听的提醒就是,你穿上长裤好看,显得特挺拔苗条。

所以想要跟父母挑起朋友圈谣言文章的话题时,可以这样问爸妈:

最近是不是看了一些防癌效果很好的文章?

不要上来就说是谣言,是骗子。其实只要我们肯用心想一下,没有什么话是必须要说的那么难听的。

2、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

在是非面前只有两种选择,对与错。面对朋友圈谣言,父母在是非题面前必然落败。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粉碎父母的价值观,而是让他们接受正确信息。在粉碎谣言过程中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我们把粉碎他们价值观当做目标,而不是把让父母读到正确信息当做目标,对立的心态一旦形成,这次科普就算是失败了。所以当你指出那些谣言的时候可以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比如当妈妈发你一篇《防癌效果最好的是绿豆》时,你可以这样说:

妈妈,我大姨还发我一篇关于癌症的文章,说有些癌症能通过基因检测出来,这样就能预防了,您看了吗,我给您看看?

通过这样的方式给父母多一种选择,而不是揪住谣言那篇文章让父母承认错误。

3、让父母感到被关心,而不是被说服

你想过爸妈为什么发一篇健康类谣言给你吗?他们想表达的是:让你保护好身体。而你却直接指出:

这是谣言,这是错的,不要再发垃圾信息了。

这样做就无视了父母的好意。所以要先向父母表明收到他们的心意了。比如:

妈,刚看了您发的文章,我再忙也会每年体检2次,尤其是这篇文章里提到的XXX,我更会注意。

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感到他们的关心你收到了,同时让谈话从一开始就不会让他们感到在被说服。

接下来我们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对应谣言内容的正确版讲给、发给爸妈,可以跟他们说:

您年纪比我大,这方面应该比我更留意,我还找了一篇写得更清楚的好文章,您照着这上面说的做,效果肯定更好。

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一定需要花不少时间,你就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你可能想说:跟家里人说话还要这么琢磨吗?请别忘了,你现在是在做一件难度等级最高的科普工作啊,你很难通过大而全的、泛泛而谈的方式让他们扭转从前的观念。所以你只能针对谣言的细节找对应的正确的科普内容,还要时刻注意有没有在使用训斥的口气啊,姿态有没有高高在上啊这些细节。

针对一个谣言,将全套资料准备出来,再到和父母讲出来,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但哪怕一周只和父母谈一个话题,一年花在父母身上的时间也至少100个小时了。之后你会发现,父母除了了解到更多正确信息外,还会感受到你在他们身上花了心思和时间,他们的感觉会很好。

4、挑最关键的问题讨论

谣言是分等级的,比如《一包方便面肝脏需要排毒一个月》,这就属于等级较低的谣言。如果对它深信不疑,其实危害不算大,顶多再也不吃方便面了,这本来就是一种营养成分单一、高盐高油高热量的食物。但还有一类谣言的等级就比较高了,比如《糖尿病再也不用打针吃药》《剧烈胸疼马上服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如果对它深信不疑,那后果会非常严重,前者会造成各种并发症一起到来,之后会造成不可逆的病变,后者可能会延误生命。所以假如我们真打算给父母粉碎谣言,那么就先挑等级最高的。

在给爸妈科普、粉碎谣言时,按照以上四点进行,效果会出奇的好。说不定爸妈也会在你耐心的科普下,慢慢发展出识别谣言的能力。

三、如何马上帮父母净化谣言

1、推荐父母优质内容

我能想到的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爸妈订阅的公众号,仔细观察他们在微信群中看到的文章,然后专门针对他们的阅读习惯去找内容质量优秀的公众号,给他们的订阅内容来一个更新换代。

比如健康方面,我给他们换上了“健康头条”和“90秒”;疾病方面我换上的是“菠萝因子”和“丁香医生”;养生保健方面我换上了“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和“营养师顾中一”。在他们最关心的3个方面每天有6篇文章可读,这个量已经不小了。这些公众号大都出自国内在医学科普上最著名的机构或者个人。长期以来他们不间断提供优质内容,在让读者看懂听明白方面很有经验。

2、举手之劳——投诉

可能很少人使用过文章的投诉功能,在每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投诉按钮”,如果你仔细翻一翻父母转发的文章,那里已经有很多文章被删除了。我自己家的统计数据是52天共转发199篇文章,其中42篇已经被删除。看到这里你不如也翻翻家里的群,把那些谣言投诉一遍。过程很简单。只需要点击两下就搞定了。


给爸妈看

一、年轻人看朋友圈微信谣言

1、担心父母相信这些内容

“妈,你别给我转微信文章了,好多都是谣言。”

“什么谣言,我都看过了,觉得好才发给你!”

我父母对微信里流传的文章,最早的态度和对待《北京晚报》的副刊版差不多,他们不大怀疑那些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背后的目的,认为这些新闻和报纸电视上的新闻来源差不多。直到2016年春节前。

那天吃完饭,我妈郑重其事地叫我看一篇“重量级”文章,说已经推荐给我姐了。我一看标题,正是之前给我惹了麻烦的那篇文章,被别人盗用了:《为什么军队医院和武警医院绝不能去》。

“妈,这是我写的。”

“不是让你写,我是让你看看这篇。”

显然我妈还没反应过来。我把之前的写作记录给她看,她才相信了,但她还是有点不相信。平时老得听她嘱咐这嘱咐那的儿子竟然也能写出“北京晚报副刊”级别的文章了?!

从2016年春节后她突然体会到,微信文章原来是谁都可以写、可以发的,连她儿子都可以。从此以后我再告诉她哪篇是谣言,她不会像从前那么坚持了。

给爸妈们提供一个统计数据,到2016年11月,微信团队公布过一个统计数字,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经超过1206万,并且预测到2017年这个数字会增加到1415万。平均来看就是一个微信公众号覆盖100人。

从媒体覆盖人数看:

超过100,就是小饭馆墙上贴的招聘广告; 超过1000,就是小区门口的公告栏; 超过1万,就是一本普通杂志; 超过10万,就是一份都市报; 超过100万,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 超过1000万,就是省级电视台; 超过1亿人,就是中央电视台。

微信文章的严谨程度远及不上电视台和全国性报纸,一个您没听说过的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它当做小饭馆墙上的招聘广告来对待,先别把它当做报纸上的新闻那样对待,那太抬举这些制造谣言的人了。

每当看到父母转发《绿色疗法!不用吃药降血压》这样的文章时,我都非常担心。这种文章和劝人多吃南瓜、萝卜的文章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我的父母真的相信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停了降压或者降糖的药,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到时候追悔莫及。

2、对大量谣言传播很无奈

微信这个APP设计得确实牛,它是第一个让我爸妈有动力使用手机的APP。爸妈可以随时和孩子视频通话、传照片,而且还有各种新闻随时看,再不用下楼买报纸了。公众号已经有1200多万个,内容创业已经是年轻人中很流行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用身份证注册开通5个,然后写一写东西发布,其中不少人盯准了老年人市场,制造出大量谣言。

对于谣言为什么传得这么广,屡删不止,辟也辟不绝,这张图您一下就可以看懂。

您可以看到,一个事件,对应的真相只有一个,谣言却可以有几十个版本,即便有些人是从真相出发的,但在转述过程中发生错误也会从真相变为谣言。用不了多少次传播,真相就被谣言包围了。

想让真相持续传播的成本和门槛极高。这就导致了真相这条链延伸的长度有限,传播广度远比不上谣言。如果我们把谣言和真相当做两种生物的话,谣言这种生物在生存上就占据天生数量上的优势。即便我们有辟谣的机制,有投诉的机制,也很难穷尽全部谣言。对这种现状无论是作为儿女的我们还是您都很无奈。

3、优质内容都有哪些?

您可以向儿女求助,让他们帮您看一遍已经订阅的公众号,尤其是在健康、疾病、养生这3个方面。我是这样给父母更新换代的,健康方面我给他们换上了“健康头条”和“90秒”;疾病方面换上的是“菠萝因子”和“丁香医生”;养生保健方面换上了“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和“营养师顾中一”。

在您最关心的3个方面每天有6篇文章可读,再加上您关注的其他内容,阅读总量已经不小了。这些公众号都是出自国内医学科普上最著名的机构或个人。长期以来他们不间断提供优质内容,在让读者看懂听明白方面很有经验。您一定可以看懂。

二、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是谣言的文章

1、拿癌症大做文章

除了优质的内容外,您还可以掌握一些识别谣言的技巧,这并不难。因为制造谣言的人素质本身不高,所以80%的谣言文章不用看具体内容,仅从文章标题就可以识别出来。我来帮您总结一下例子,比如:

  • 快告诉大家,癌症能治了
  • 这条必须转,为了家人不患癌症
  • 已经有上万人因为这个得了肝癌
  • 速看!一毫克就致癌,家家都有
  • 只做六分钟,不得白血病!送给家人朋友长辈!
  • 这东西榨成汁竟能治癌症,可惜知道的人太少!转一次,救人无数
  • 医学界惊天隐瞒:癌症不是病
  • 千万不要吃了,致癌!全国一夜之间传疯了

这些文章全都是拿癌症大做文章的。而实际情况中,任何种类的癌症都还有更多子类和分型,不可能通过普通饮食,或者某项运动治好一大类癌症。凡是此类谈及癌症,夸下海口可以治愈,或者反过来,把一件很普通的行为说成会致癌、致命的文章标题,您根本就不用点开看内容,直接删除就对了。

我爸妈现在每天只看我推荐给他们的公众号,也许受这些内容的熏陶,他们现在看到那些文章说蔬菜水果可以治癌症,虽然也说不出哪里写的不对,但也不信了。现在凡是拿癌症大做文章的内容,想忽悠住他们已经不太容易了。

2、从标题中的关键字识别谣言2、从标题中的关键字识别谣言

还有一类文章是从标题中的关键词就能识别的。请您先来看看以下的例子

  • ●养儿子有什么用?今天看的人都气疯了!
  • ●今天真长见识!
  • ●绝 美 照 片
  • ●不到5元,国家级秘方!家家都需要
  • ●3×8=23(火爆了!)
  • 日本人洗澡全过程,惊呆了!
  • 央视曝光!原来这些人都是骗子,你竟然还不知道
  • 感冒退烧只要几分钟,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
  • 警惕!已经出事了!
  • 倾国倾城中国第一大美女,震惊全世界!
  • 紧急通知!请快转发
  • 胆大!马上删,速看
  • 连大葱都出事了!这种葱千万别买!速告诉家里买菜的人!
  • 继王宝强后这位兄弟又火了!今天福建人都在传他!
  • 2016年12月23日,中国将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 三个儿子逼父亲跳楼!老人松手的那一刻心都凉了
  • 太太太太太太太漂亮了!快来一饱眼福
  • 本命年要看看了!不得了了
  • 震惊!马航MH370被发现,原来幕后真凶就是他
  • 这个狠,要出大事了!
  • ●内部视频,马上发给家人朋友看看!!!
  • 关系每个独生子女家庭,要删快看!
  • 太刺激,太开放了!不知羞!
  • 洛桑去世22年后爆出惊人秘密!
  • 最新养老法规出台,删前速看!
  • 爆惊,让所有人知道真相!
  • 发六次,删六次,请快看!!!

这些文章又是另一风格,总结起来,凡是包含了以下关键词,都可以直接列为谣言:

速看,马上删 必须转,秘方 惊呆了,惊天 警惕,紧急通知 转给亲朋好友 最高机密,吓死 已经出事,都在转 千万别,太重要 不得了,疯了

这些标题中包含了很多诱导转发的词汇,并且希望利用抓眼球的方式吸引人们点开。其实微信官方早在2015年就开始对这类内容施行惩罚,凡是出现“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的标题,都属于典型的违规标题。这些内容您也可以直接无视掉。

3、从标题中的符号识别谣言

您还可以通过标题中出现的符号来识别谣言,正经的好内容的标题是不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符号的。谣言文章之所以要用各种符号就是为了在各种标题里突出自己,但这反而给自己贴上了“谣言”的标签。我再给您举一些例子看看。

  • 每个字间有符号,让_所_有_人_知_道_真_相
  • 标题中带红圆点,●让所有人知道真相
  • 空格+带红圆点,●让 所 有 人 知 道 真 相
  • 空格+红点+叹号+奇怪符号,●惊爆!让 所 有 人 知 道 真 相
  • 今后再遇到您就能看出来了吧。

4、从文章被删除识别谣言

我仔细清点过,在最近52天里,转发在我们家庭群的文章一共199篇,其中42篇已经因各种原因(不实信息,被举报成立,违法违规)被微信官方删除了。看到这里您也可以往回翻翻微信群中的文章,过往文章被删除应该是很常见的事情。

微信文章被删除有几个原因:

被很多读者投诉,经查违反法律法规,单篇文章被删除 多篇文章被众多读者投诉,涉嫌违法次数过多,账号被封 被读者投诉后作者主动删除

微信文章被删除的过程是这样的,如果一篇文章有太多人投诉,作者的微信后台会收到一条系统通知:有用户投诉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涉嫌违法或者侵权。如果作者承认并删除文章,微信就不再做进一步惩罚了。如果不承认,那么7天后微信的内容审核组会人工核查这篇文章,核查后假如认定是违法、侵权,那么微信官方不但会删除这篇文章,并且还扣除这个账号一定积分,当积分扣光,这个账号就不能再发文章了。

所以文章被删除对一个账号,尤其是订阅用户超10万的账号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事故。一个优质的科普公众号几年也不会遇到一次被删除。如果您数一下,某个微信群里转发的文章在2个月时间里就有五分之一内容已经被微信官方删除,其实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说明了这个群里传播的内容质量非常不可靠。

5、从引导关注部分识别谣言

谣言文章还有一个标志,就是在标题下的第一段不写正文,而是用各种动画图和图片劝大家加关注。我帮着您总结出一些,您看看是不是很眼熟。

如果您仔细看我刚推荐过的那些公众号的历史消息,或者看看类似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凤凰财经、参考消息这样的公众号的历史消息,它们没有一个在第一段就诱导关注的。通常微信谣言的原创者素质不怎么高,所以一篇文章里经常会同时出现几个谣言特征,您记住了以上几点,就更能一眼识破它们了。

三、那些特征不明显的谣言如何识别

1、在标题里、引导关注里没有明显特征,只在内容中存在谣言的文章不好识别。

刚刚我们总结了很多从标题就能识别出来的谣言文章,它们是:

拿癌症大做文章 从文章标题关键字辨别谣言文章 从文章标题符号辨别谣言文章 从被删除文章辨别谣言公众号 从引导加关注的动作辨别谣言公众号

用以上方法您可以快速简单地滤掉80%的谣言内容,但还有20%的谣言内容不具备以上特征,就只能通过具体内容来判断了。能不能判断出来主要和您平时的知识积累有关,如果您每天读的都是优质科普内容,就会一下嗅出谣言的味道。下面我用几个实例分析一下。这里涉及一些具体细节和生词,但我保证您只要顺着读,一定不会被卡主。

2、实例分析:无籽葡萄是避孕药泡出来的

标题:《无籽葡萄竟然是避孕药打出来的,你还敢吃!》

谣言内容:无籽葡萄的果农在拉货的小卡车内一段视频对话,说无籽葡萄都沾上了避孕药,他们自己都不吃,更不能给孩子吃。

真实情况:无籽葡萄是一种合法的水果品种,一部分无籽葡萄是通过杂交得到的专门的无籽品种。但是果实的大小和种子关系很大,所以无籽的水果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一般都长得很小,为了让它的果实长得大一些,需要通过植物生长激素来刺激,比如像吲哚乙酸。

果农知道怎么种葡萄,但不知道其他科学细节,这就像我们都会吃饭,但很少人能讲清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一样。这个谣言利用的是人们一见到“激素”二字,就开始往疾病、致癌上联想的心理。而激素的科学定义是,让某个器官或者腺体活跃起来的物质,这就是激素。能让葡萄果实长大的物质,一般只对果实起作用,吲哚乙酸对人完全没有这个作用,这种物质也无法让人体的什么器官或者腺体活跃起来。这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似的,激素就是钥匙,器官就是锁。想让人体不怀孕还得用另一把钥匙才行,比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一类新培育出的农作物,从种子到果实的上市都需要国家相关机构审批,如果您都可以在各大超市买到它了,那它几乎不可能是一种能引起恶性疾病的食物。

所以这类谣言的一个隐形特征就是:把常见食品说得非常有害。

这类谣言还有什么呢?比如:

  • 牛奶中抗生素超标,还有致癌物,不要给娃喝
  • 想不到橙味饮料全是色素做的
  • 小龙虾竟然是用来处理尸体的,外国人从来不吃
  • 麦当劳用的鸡是基因变异的,6个翅膀8条腿
  • 空心菜=最毒的蔬菜
  • 喝凉白开=慢性自杀

3、实例分析:食物相克列表

标题:《西瓜和桃子同时吃会致命》

谣言内容:夏季很多人吃西瓜,也会吃桃子,但两个一起吃会产生剧毒,这几天已经有不少学校的学生中毒。

真实情况:西瓜和桃子都是常见水果,一起吃不会产生反应,更不会有剧毒产生。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它太浅显了,大部分人一看就知道是胡说。它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添加了一个剧情:学生中毒了。大家都知道,夏天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人们吃桃子吃西瓜的季节。两件同时出现的事情可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如果真能这么推导,那么桃子和西瓜上市的时候,也是学生高考的时候,同时吃是不是高考得高分的原因呢?

但其他更多的不能搭配在一起同时吃的东西就不好认了。

比如:

  • 螃蟹+柿子吃完会腹泻,螃蟹本来就容易因为细菌污染导致腹泻,不用配柿子吃也会腹泻。
  • 白酒+柿子吃完会胸闷,酒喝多了本来就容易胸闷,不用配柿子吃也会胸闷。
  • 洋葱+蜂蜜吃完伤眼睛,切洋葱本来就容易辣眼睛,不用配蜂蜜吃也会辣到。
  • 水果+海鲜等于吃砒霜,实际情况的分析很复杂,综合各种研究的结论大致如下:想达到中毒的最低限,至少吃十公斤以上海鲜的肉才有可能,这还没算水果的重量。谣言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有害。

识破这些谣言的规律是:凡是常见的食物,凡是能在超市方便地买到的食物,只要文章里说它们之间搭配有毒、致癌、对健康有危害,99.9%是不可信的。或者您直接认定,所有宣传“食物相克”“食物搭配禁忌”的内容都是没有证据的。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食物搭配,如果涉及到药物那就不在此列了。

4、实例分析:睡眠时间与脏器排毒

标题:《人体排毒周期表!11点前睡觉最好》

谣言内容:

  • 9:00-11:00 是脾脏排毒的时间,这段时间吃冰食最伤脾脏,会影响发育及生育。
  • 11:00-13:00 是心脏工作巅峰时期,也是人体能量最强的时刻,此时心跳快速,次数最多。
  • 13:00-15:00 是小肠吸收养分的时间,过了这个时刻,肠胃功能减弱,故养生之道有过午不食的说法。
  • 15:00-17:00 是膀胱排毒的时间,此段时间是下午到健身房运动的好时段,有助于排尿。
  • 17:00-19:00 是肾脏排毒的时间,此段时间也是到健身房运动的好时段,有助于肾脏排泄毒物。
  • 19:00-21:00 是血液循环旺盛的时间,此时血压升高,应该在家中休息。
  • 21:00-23:00 是人体免疫系统(淋巴)休息与滤毒的时间,也是女性内分泌系统最重要的时间,这时一定要休息,不要再为家人操心,此时适合听音乐、洗澡、为明天作计划或回想今天做了那些美好的事情,将错误原谅与放下。
  • 23:00-1:00 是胆的排毒时间,要进入熟睡才能进行,不能只是入睡。
  • 1:00-3:00 是肝的排毒时间,也是要熟睡才能进行。夜间作业者每周至少要有一天、每月最少要有一周、每年最少要有四个月能早睡。
  • 3:00-5:00 是肺脏的排毒时间,依照中医筋脉循行理论,此时正是肺经运行时期,排毒活动正好开始。此即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的原因,此时不应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出。肺的排毒要做心肺运动才能排出。起床的时间应参考当地当季太阳出来的时间,太阳出来后较有氧气,适合做运动,因此正常的人约五点就要起床。
  • 5:00-7:00 是大肠的排毒时间,要排便、排废弃物,因此最晚早上七点之前要排便。
  • 7:00-9:00 是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胃脏负责热量消化,提供一天体力能量,若未吃早餐又未排便,此时小肠就会吸收大肠内的东西(粪便),从而对身体不利。

真实情况:

这个流传已久的谣言,央视新闻还专门针对每一段内容辟过谣,总的来说身体所有器官都是在互相协调下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用一个伪科学词语来设定不同时间段脏器应该怎么做是很荒谬的,人体的各种平衡大都是自主达成的,不是人为规定的。不存在什么时段“排毒”一说,“排毒”两个字本来不是医学词汇,是保健品行业为了营销创生出来的。

这种类型的谣言掺杂着很多正确的废话,比如“早上7:00-9:00,是小肠吸收营养的时间,这时候应该吃早饭。”这本来就是吃早饭的时间,我们都在这个时间段吃早饭,12:00吃那就是午饭了。另外整篇文章提倡:别熬夜,注意休息,静下心来,按时吃饭,这些主张本来也都是常识性内容,作者把它们和谣言内容混合搅拌后再喂给我们,文章内容可信度会增加,甚至给读者营造出一种“被关心”的感觉。比那些只谈科学细节,没有关注到读者感受的内容更“暖心”。而实际上这只是骗取信任的内容,制作它们的目的就是前面说的:增加关注度提高点击量。

5、实例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可以不用吃药了

标题:《遇到XXX!糖尿病再也不用吃药了》

谣言套路:

先提出若干个生活健康小窍门,

吃肉前先喝两口醋

减轻5%体重

每天散步35分钟

少吃火腿肠

然后再举几个糖尿病病人康复的例子,

XX省XX市的X女士,58岁,2010年起血糖值XXX,去医院诊断II型糖尿病,经过医院治疗半年,血糖控制不佳,仍然在缓慢上升。2011年经人介绍,停药后开始坚持以上生活习惯,并且以XXX孢子粉/ XXX降糖茶/ XXX花粉胶囊/ XXX螺旋藻 辅助治疗。2个月后血糖值降低到XX。

这时配上一张医院病历本或者化验单。接着放出保健品图片,然后再放一张X女士身穿运动服的照片,暗示着服用了这种保健品后身体感觉强多了。有时为了增强可信度,还会举更多严重病情的例子,还会写XXX研究所的X教授对这种保健品的评价。一般是长期服药损坏肝肾,这种保健品是纯天然的。

真实情况: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因是复杂的,但是治疗手段已经很成熟,这些病曾经都是致命的,但现在已经可以把他们看做是一种慢性病了。这些药物当初开发时就是按长期服用设计的,经过了最严格的审核后才进入各国医疗体系,听从医生的治疗和服药建议是最稳妥的。

反而是保健品不安全,它们假如没有任何疗效却鼓动病人停药,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这类保健品会偷加西药有效成分,具体加入的量谁也不知道,只不过吃下去会有效果,如果这时我们停药了,只凭自己感觉吃保健品,那么在服药量方面很可能会出问题,有可能药量不足,造成病情恶化,也有可能出现用药过量的情况,这反而更伤肝肾。

这些格式化的套路文章虽然不高明,但稍微用心编写一番就会让文章看上去有一定可信度。可是它们的危害巨大。

您看,就算有些谣言在标题、符号、诱导关注上都没有明显特征,但它们在内容上还是散发着一些特殊“味道”的。它们会抓住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把我们最广泛认同的观点颠覆。可是主流观点哪有那么容易说颠覆就颠覆的,所以凡是有这样企图的内容都散发着野心的味道。一定要注意识别它们。

四、避开谣言的3个技巧

1、知道传谣者的盈利方式

也许您不能理解,为什么微信里这么多个号制作大量不负责任的内容。那是因为他们可以靠制造这些内容赚钱。

一个微信号真的能赚钱养家吗?是的,而且比您想象中的更赚钱。

微信文章的阅读数在互联网行业中和现金的作用差不多,通过不同的广告模式,可以直接兑换成人民币。除了阅读数以外,转发数、粉丝数、评论数等也都直接和收入相关,所以各位叔叔阿姨您现在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公众号的第一段不写主题,而是专门摆出一大堆箭头,指着公众号的名字,诱导您点击加关注了吧?他需要您做他月收入的一块基石。

微信公众号的经营者可以通过文章下侧的广告位赚钱,甚至直接在文章内容里放一些保健品或者商品的广告文。那样的方式收费就更高了。微信公众号分两类:订阅号与服务号。您关注的99%都叫做订阅号,他们每天可以发一次内容,每次的内容最多可以包含8篇文章。

我按真实情况给他们算一笔账,如果他找到了合适的买家,按一次点击收入1毛钱算,作者编出一篇传播很广的谣言文章,获得了10万的点击,那这篇就是1万块钱的收入。如果他每个月30天中有2次能卖出这样的效果,仅这2天就收入2万元。这是一个多大的动力在背后推动他们制造谣言啊!

想让文章传播广泛,就要从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下笔,然后再提出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比如宣扬常见的食品、常见的饮料致癌。把常见生活方式形容成致命。大家对方便面、可乐再熟悉不过了,现在竟然连这些东西是致癌的,这种内容对不少人都有冲击。

您的孩子们为了考试、工作都熬过夜,都加过班,如果把这些常见行为说成是致命的,那么就符合了受众广+言论惊世骇俗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增加点击量。

它们在传播谣言的同时也在消费着每一个中老年人的信任,您多转发一次,这个公众号就多了一两块钱的收入。他们的收入也没分给您,您又何必帮他们转发呢。

2、举报——举手之劳,净化环境

对抗谣言我们不光是只能防守,我们也可以进攻,那就是利用微信自带的“投诉”功能。每篇微信文章都有两个地方出现“投诉”按钮。

第一个地方最好找,就是文章末尾右下角的“投诉”按钮。

第二个地方需要点两下。先点屏幕右上角,再选菜单里的“投诉”

微信官方就是针对谣言满天飞的情况,在2015年年初设定了更严格的标准,每个读者都可以参与举报和投诉。微信严令封杀:强制分享、利诱分享、煽动分享。夸大宣传的保健品、药品、食品,假冒伪劣商品广告都是治理的重点。投诉按钮并不是摆设,微信官方是站在正义一方的。

投诉选项很简单,过程很省事。您不如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就试试举报一篇谣言,这也是咱们对自己的阅读环境的一次净化。您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告诉您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为建设更优质的微信群做出贡献。

3、父母也可以掌握识别谣言的能力(总结)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处处都有体现。微信是个新工具,很多老年人就是从用微信开始学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用着用着就知道,手机的软件界面上哪些按钮是可以点的,哪些是可以消去的,哪些是可以滑动的。在使用中也慢慢学会了怎么分享文章,给孩子投票,使用表情聊天。所以您也要相信,只要掌握方法,您即便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也一样能嗅出谣言的味道。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好像我们都不知道魔术是怎么变的,但我们都有能力区分魔术和现实。

优质的科普内容中尽管会出现不少陌生内容,但您只要慢慢读一定会有很大收获。当您熟悉了这些内容的调性,经验更加丰富的时候,您对谣言的抵抗力就更强了。